浮溺水兮舒光,淹低兮京沶。
【集校】: 洪兴祖:浮溺水兮舒光,淹低 兮京沶。 校语:溺与弱同。一作彽 。 低,一作徘。京,一作洲。 黄省曾:浮溺水兮舒光,淹低佪兮京沚。 明繙宋本:同黄本。校语同洪本。[按,惟“ ”字作“徊”。 ] 朱多煃:浮溺水兮舒光,淹低 兮京沚。 庄允益:同朱本。 。【集释】: 王逸:遂渡沉流,扬精华也。 且 水侧,息河洲也。水中可居爲洲,小洲爲渚,小渚爲沚。 京沚者,即高洲也。 洪兴祖:一注云:小渚爲洔,小洔曰沶。京,人所爲絶高丘也。一曰大也。 沶,直尺切。待与沚同。 黄寿祺:弱水,水名。舒光,焕发光彩。 汤炳正:溺水,即“弱水”,见《哀时命》“弱水汩其爲难兮”句注。淹低佪,滞留徘徊。 京,高丘。沶,即“沚”,小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