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本
即用活字排版印刷的书本。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毕异首创泥活字印刷术。元皇庆年间王祯在研究和改进毕氏泥活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木活字,并发明圆轮排字架,实行以字就人的坐排法,又详细规定了活字排版的方法。 然在王祯之前,已有锡活字。明代时无锡、常州、苏州、南京一带铜活字印刷盛行一时,其中无锡华、安两家最为有名。华氏于弘治三年(1490)所刻《会通馆印正宋诸臣奏议》是现存最早的活字本汉文书籍。同时在常州出现了铅活字印书。 清雍正四年(1726)政府以铜活字排印《古今图书集成》,乾隆年间,用枣木活字版先后印成《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一百三十八种,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木活字印书。然活字排版费工费时,在书籍需求量不大时反不如雕版经济方便,且在技术上,金属活字不著墨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影响了印刷质量,故古代活字印刷始终未能取代雕板印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