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良浩
【生卒】:1724—1802 【介绍】: 朝鲜王朝(1392~1910)时期的文学家、实学派学者。 原名洪良汉,字汉师。原籍丰号山。出身两班。23岁中进士,28岁文科及第,历任修撰、庆兴府使、汉城府右尹、两馆大提学等官职。 曾出使中国,与清朝著名学者戴衢亨、纪晓岚交游。任地方官期间注重治山、植树,为绿化山河作出过贡献。 文才出众,曾参与编撰《英祖实录》、《国朝宝鉴》、《同文汇考》等。著有文集《耳谿集》(50卷22册)和《耳谿外集》(12卷)。 内容极为丰富,有把当时流传的民谣译成的汉诗,也有诗论、散文等。题材大多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如他写的一首诗《流民怨》反映了由天灾、官租和统治阶级奢侈享受所造成无衣无食、流离失所的惨状。还编写历史传记文集《海东名将传》,收有朝鲜历代名将50余人,反映了作者反对外族侵略保卫祖国的爱国思想。 其他重要著作有《六书经纬》、《万物原始》、《牧民大方》、《朔方拾遗》、《高丽大事记》、《七情辨》、《北塞记略》等,对朝鲜文学发展有一定贡献。擅长书法,以写晋体和唐体著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