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泣歧(哭歧路、歧路而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泣歧(哭歧路、歧路而哭) 《淮南子·说林训》:“杨子(杨朱,战国时人,是稍后于墨子的思想家,他的学说与墨子的“兼爱说”相反,孟子说他“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见逵路(逵路,就是歧路,指交叉路口又有旁边叉道。 《太平御览》卷一九五引《淮南子》作“歧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 汉·王充《论衡·率性篇》:“是故杨子哭歧道,墨子哭练丝也。盖伤离本,不可复变也。” 身临歧路,可南可北,既已离开了根本,便不知向何方为好,故杨子有感而悲伤。 后以“泣歧路”用为离本临歧,彷徨苦闷,不知所向的典故。 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之二十:“杨朱泣歧路,墨子悲染丝。”(见《阮步兵集》) 宋·文天祥《脱京口》诗:“南北人人若泣歧,壮心万折誓东归。”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