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浊固本丸
【方源】: 《医学正传》卷六引东垣方。 【组成】: 莲花须 黄连(炒)各二两 白茯苓 砂仁 益智 半夏(汤泡七次,去皮脐) 黄柏(炒)各一两 甘草(炙)三两 猪苓二两五钱 【用法】: 上为末,蒸饼为丸。每服五十丸,空心以温酒送下。 【功用】: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固本兼利湿热。 【主治】: 下焦湿热,便浊遗精,小便频数。 ❶ 《医学正传》引东垣方:便浊遗精。 ❷ 《医方考》:胃中湿热,渗入膀胱,浊下不禁。 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湿热精浊,小便频数,白浊不止。 【方论选录】: ❶ 《医方考》:半夏所以燥胃中之湿;茯苓、猪苓所以渗胃中之湿;甘草、砂仁、益智,香甘益脾之品也,益脾亦所以制湿;而黄连、黄柏之苦,所以治湿热;莲花须之涩,所以止其滑泄耳。名之曰固本者,胃气为本之之谓也。 ❷ 《医方集解》:此足少阴、太阳、太阴药也。精浊多由湿热与痰,黄连泻心火,黄柏泻肾火,所以清热;二苓所以利湿;半夏所以除痰;湿热多由于郁滞,砂仁,益智辛温利气,又能固肾强脾,既以散留滞之气,且少济连、柏之寒;甘草利中而补土;惟莲须之涩,则所以固其脱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