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猴而冠
[结构] 主谓式。 [释义] 弥猴戴帽子,装成人的样子,比喻虽有人的外表,而无人性。沐猴:弥猴。冠:戴帽子。 [出处] 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功能、例句] ❶ 作宾语。 汉·班固《汉书·伍被传》:“夫蓼太子知略不世出,非常人也,以为汉廷公卿列侯皆如沐猴而冠耳。” ❷ 作谓语。 梁启超《开明专制论》:“夫学识幼稚之民,往往沐猴而冠,沾沾自喜。” [附条] ❶ “沐猴衣冠”。明·无名氏《十探子》二折。 ❷ “沐猴冠冕”。元·石宝君《秋胡戏妻》三折。 [同义] 衣冠禽兽 [反义] 仁人君子 [辨误] 冠,在此不读guā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