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江南丝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上海地区的丝竹音乐的统称。 乐队主要由二胡、扬琴、琵琶、三弦、秦琴、笛、箫等丝竹类乐器组成。在这些地区的城市和农村都很流行丝竹乐,但风格完全不同。城市丝竹乐风格典雅华丽,加花较多,流传很广;而农村则常用锣鼓,气氛热烈,风格简朴。 江南丝竹音乐是江南文化的代表。它的起源可以上溯到明末,真正形成是在清朝末年,兴起繁荣于民国时期。后来历经一代代丝竹高手、名家将民间乐曲、古曲进行改编加工,逐渐形成其特色,之后一直在江南城乡流行。 江南丝竹的乐队组合:丝:二胡、中胡、琵琶、三弦、扬琴、秦琴等;竹:笛、箫、笙;其它:板、板鼓、碰铃。江南丝竹的乐队特色鲜明、灵便多样,一般三、四人,多则九、十人。 演奏者一专多能。 乐队编制精简,也是这个乐种能够在民间普及、活跃、发展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江南丝竹演奏时,所有乐器都充分地发挥著自己本身的演奏特点,相互配合,强弱交错,增添著乐曲的厚度和色彩,并使乐曲有一种多声部的效果,从而丰富和加强了乐曲的表现力。这种特点在《中花六板》一曲的演奏中表现得最为明显,有人称之为“中国式的轻音乐、室内乐。” 一支老年民乐队在演奏江南丝竹《中花六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