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汗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汗法 又称发汗法。 ❶ 治疗八法之一。是通过开泄腠理、调和营卫、发汗祛邪,以解除表邪的治法。 故又称解表法。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这是汗法的应用原则和立论根据。汗法有退热、透疹、消水肿、去风湿等作用。 主要适用于外感表证及具有表证的痈肿、麻疹、水肿早期(上半身肿较显著)等。汗法分辛温发汗和辛凉发汗两大类。 因于寒者用辛温发汗,因于热者宜辛凉发汗。发汗解表以汗出邪去为目的;如发汗太过能损伤津液,甚则大汗不止,导致虚脱。凡心力衰竭、吐泻失水、出血、津液亏损者均禁用。如果体质虚弱而确有需要发汗解表时,宜配合益气、滋阴等药同用。 此外,使用蒸浴、针灸等疗法达到出汗的目的,亦属汗法范围。 令小儿大哭出汗,即当时无汗,随后亦自有汗。或蘸葱姜汤推肺俞穴、一窝风、内劳宫、二人上马等处,皆取汗法也。总之面部通脏腑,无论何证,以取汗诸法为最。但蘸汤推摩后,须用手掌揩之,令头面皆干,恐水湿反招风也。 即有病自汗者亦用以取正汗。汗后须推脾土以收之。是法于风寒外感最宜,若内伤则又宜参酌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