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汉居延烽燧遗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汉居延烽燧遗址

古代边防报警之军事设施。敌人来犯,以烟火报警。夜间点火叫烽,白天放烟叫燧。西汉初在今甘肃西北部额济纳河(即弱水)流域(绵延300公里)置居延县,并筑边塞,后居延泛指“弱水流沙”地带。遗址即包括这一地带的报警军事设施。1930—1931年间于此获汉代木简10000余枚。1972—1976年又发掘部分遗址,新获汉木简20000余枚(少数为竹简)。破城子为甲渠侯官治所,鄣、坞毗邻,土坯筑方形城堡,边长23.3米,墙厚4—4.5米,残高4.6米,坞四周3米内地面埋设尖木桩4排,木桩高33厘米,间距70厘米,作三角形排列,此防御措施似即东汉班固《汉书·晁错传》所谓“中周虎落”。甲渠第四燧烽台较大,残高3.4米,方锥体,夯土筑成,台基边长8米左右,西南角有带烟囱灶膛,应为升“烟”发布信号装置。肩水金关为肩水侯官所属,北墙内侧关门系关城主体建筑,门道宽5米,两侧门阙各长6.5米,宽5米,夯土筑造。三处烽燧创建于武帝时,东汉初年焚毁。遗址所出土汉简有简(札)、两行、牍、检、符、觚、签、册及有字封检、削衣等,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法律、哲学、宗教、民族等领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