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永字八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永字八法 以“永”字点画写法为例,说明正楷点画用笔和组织的方法。 其来源一般有如下几说: (原注:直则无力。)趯(钩),须 (原注:得势而出。 )策(仰横),须背笔。 (原注:仰而策之。)掠(长撇),须笔锋。 (原注:左出而利。)啄(短撇),须卧笔疾罨。磔(捺),须 (原注:战行右出。)”元李溥光《雪庵八法·八法解》亦主此说。云:“历代以下,书者工于笔法之妙。其名世者,如晋之钟繇、王羲之,唐之欧、虞、颜、柳之辈,亦各家有书,所传之秘,惜乎沦没日久,真迹不存,惟羲之‘永’字八法,共《三昧歌》流传在世。”又云:‘‘‘永’字之法有八,曰:侧、勒、努、趯、策、掠、啄、磔。 八法之势又名曰:怪石、玉案、铁柱、蟹爪、虎牙、犀角、鸟啄、金刀。 于中又为二十四法,曰:悬珠、垂珠、龙爪、瓜子、杏仁、梅核、石楯、象简、垂针、象笏、曲尺、飞雁、龙尾、凤翅、狮口、搭勾、宝盖、金锥、悬戈、飞带、戏蝶、蟠龙、吟蛩、游鱼,通前共三十二势,使初学者下手运笔有所依归。 凡习书,必先学‘永’字八法,学且熟,方可学二十四法,于此三十二势,习之既精,方可结构成字。如此,则学有规矩,字有体法。 不然则笔意不精,字亦失乎格度矣。”《书法苑》云:“王逸少工书十五年偏工‘永’字,以其八法之势能通一切。八法谓:侧、勒、弩、趯、策、掠、啄、磔也。”清包世臣《艺舟双楫·述书下》云:“聚字成篇,积画成字,故画有八法。唐韩方明谓八法起于隶字之始,传于崔子玉,历钟、王以至永禅师者,古今学书之机栝也。隶字即今真书。”又云:“以‘永’宇八画而备八势,故用为式。” 宋陈思《书苑菁华》卷二《永字八法》云:“隋僧智永,发其指趣,授于虞秘监世南,自兹传授遂广彰焉。” 宋朱长文《墨池编》卷三《张旭传永字八法》云:“侧不患平,勒不贵卧。努过直而力败,趯当 策仰收而暗揭,掠左出以锋轻。啄仓皇而疾罨,磔 啄腾凌而速进,磔仰趞以迟移。”清冯武《书法正传》载《书法三昧》云:“凡学必有要,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永’字者,众字之纲领也。识乎此,则千万字在矣。”又云:“八法立势,‘永’字精研。”历代关于“永”字八法理论之著作尚多。元马端临《文献通考》所载之唐李阳冰《翰林禁经》八卷,以及唐韩方明《授笔要说》等,均可参阅之。八法详见“侧”、“勒”、“努”、“趯”、“策”、“掠”、“啄”、“磔”各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