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水龙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水龙骨

【概况】:

异名 岩蚕(《浙江药用植物志》),石蚕(《中国药用植物志》),岩鸡尾(《贵州民间药物》),石龙、拐枣金钗(《陕西中草药》),日本多足蕨(《中国药用孢子植物》)。

基源 为水龙骨科水龙骨属植物水龙骨的根状茎。水龙骨属全世界约16种;中国约8种、1变种。

原植物 水龙骨Polypodiodes mipponica(Mett,)Ching(Polypodium nipponicum Mett,),又名青龙骨(江西),石倒水莲(广西),青石蚕(浙江)。

历史 水龙骨首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列入石草类,云:“水龙骨,生山石间,圆根横出分叉,蓝白色多斑,破之有丝,疏须数茎。抽茎红紫,一茎一叶,叶生厚如石韦,分破如猴姜而圆,有紫纹”。经考证,与本种相符。

形态 植株高10~40cm。根状茎长而横生,通常光秃而有白粉,顶端有卵圆披针形长渐尖的鳞片,边缘有细锯齿,以基部盾状著生。

叶远生;叶柄长5~20em,有关节与根状茎相连;叶片长8~20cm,宽4~8cm,长圆状披针形,向顶端渐狭,常有短尾头,羽状深裂几达叶轴;裂片全缘,两面密生灰白色短柔毛;网状脉,沿主脉各成1行网眼。孢子囊群生于内藏小脉顶端,在主脉两侧各排成1行,无盖。(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274页,图547)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50~2300m的林下岩石或岩壁上。分布于华东、西南及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

。【生药】:

采集 全年可采,除去须根及叶片,切段,晒干。

鉴别 根茎细棒状,稍弯曲,有分歧,肉质,长6~10cm,直径3~4mm;表面黑褐色,光滑,有纵皱纹,并被白粉,一侧有须根痕或残留的须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光滑。气无,味微苦。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

含27个五环三萜类化合物,有何帕烯(Hop-22(29)-ene)、何帕-21-烯(Hop-21-ene)、△17(21)-何帕烯、17β,21β-环氧何帕烷(17β,21β-Epoxyhopane)、22-羟基何帕烷,△13(18)-新何帕烯(Neohop-13(18)-ene)、17αH-缺丙基何帕烷-21-酮(17αH-Trinorhopan-21-one)、羊齿-7-烯(Fern-7-ene)、羊齿-8-羟、羊齿烷-7,9(11)-二烯(Ferna-7,9(11)-diene)、齐墩果-12-烯(Olean-12-ene)、齐墩果-18-烯、齐墩果-]1,13(18)-二烯、齐墩果-11,13(18)-二烯-3β-羟基乙酯(Olean-11,13(18)-dien3β-ylacetate)、蒲公英赛-14-烯(Taraxer-14-ene)、l6-氧-蒲公英赛-14-烯(16-O-Taraxer-14-ene)、7α-羟基蒲公英赛-14-烯、伪蒲公英烯(Ψ-Taraxastene)、无羁萜-3-烯(Friedel-3-ene),以及Dryocrassol、Multifloy-8-ene、Multiflor-7-ene-、Multiflor-9(11)-ene等。

还含12个环阿屯烷三萜化合物及2个甾醇:环阿屯烷乙酯(Cycloartanyl acetate)、24-亚甲基环阿屯烷乙酯(24-Methylene cycloartanyl acetate)、24,24-二甲基环阿屯烷-25-烯-乙酯(24,24-Dimethylcydoart-25-enylacetate)、31-去甲环阿屯烷乙酯(31-Norcycloartanyl acetate、24(R)-环劳登烯乙酯(24(R)-Cyclolaudenylacetate)、24(R)-环劳登醇(24(R)-Cyclolaudenol)、24(R)-环劳登酮(Cyclolaudenone)、31-去甲环劳登烯乙酯(31-Norcyclolaudenyl acetate)、24(R)-环麻根醇(24(R)-Cyclomargenol)、24-(R)环麻根醇乙酯、24(R)-环麻根醇(24(R)-Cyclomargenone)、24(R)-4a-甲基-24-乙基胆甾-7,25-二烯-3β-乙酯(24(R)-4α-Methyl-24-ethylcholesta-7,25-dien-3β-yl acetate)等。

参考文献 Phytochemistry 1983∶22(8)∶1801∶1984∶23(12)∶2875

【药性】:

性味 苦,凉。

❶ 《贵州民间药物》:“微苦,凉。”
❷ 《浙江民间草药》:“酸带辛,凉。”
❸ 《新疆中草药手册》:“甘,平。”
❹ 《陕西中草药》:“苦、涩,平。”
❺ 《全国中草药汇编》:“甘、苦,凉。”

功效 清热解毒,祛风化湿。

主治 痧秽泄泻,痢疾,淋病白浊,风痹,腰痛,火眼,疮肿。 ❶ 王安卿《采药志》:“解硫黄、毒蛇毒。治发背,痈疽,结核,竹、木、鱼刺,黄疸,热淋,洗眼疾,阴湿疮。”
❷ 《纲目拾遗》:“治风痹,羊毛痧。”
❸ 《植物名实图考》:“治腰痛,酒煎服。”
❹ 《中国药用植物志》:“止泻。”
❺ 《贵州民间药物》:“舒经活络,止痛,止咳。”
❻ 《浙江民间草药》:“治五淋白浊。”
❼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接骨,散血。治痢疾。”
❽ 《新疆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平肝明目。治尿路感染,肠炎,小儿高热惊风。”
❾ 《陕西中草药》:“行气活血,消肿散瘀。治跌打损伤,劳伤,腰腿痛,半身不遂,秃疮。”
❿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儿高热,咳嗽气喘,急性结膜炎,尿路感染,风湿性关节痛,牙痛;外用治荨麻疹,疮疖肿毒,跌打损伤。” ⑾《中草药学》:“尿路感染,肠炎,腹泻,急性结膜炎。小儿急惊风,手指疔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牙痛:鲜水龙骨9g,金银花15g,中华常春藤9g。水煎服。”

单方应用 ❶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小儿高热惊风:鲜水龙骨30g,一枝黄花15g。水煎服。”
❷ 《贵州民间药物》:“治病后骨节疼痛:新鲜岩鸡尾60g,熬水,兑烧酒少许洗身上(由上至下)数次。”
❸ 《新疆中草药手册》:“治急性关节炎:水龙骨根120g,冰糖少许,水煎服。”
❹ 《陕西中草药》:“治劳伤:石龙、石泽兰各15g,水煎服。”
❺ 《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治手指疮毒:干石蚕30g,冲黄酒服,渣滓捣烂敷患处。”
❻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荨麻疹:鲜水龙骨根茎60~90g,红枣10个,水煎服;另取全草500g煎水,趁热洗浴。”
❼ 《福建药物志》:“治急性中耳炎:水龙骨鲜根茎捣烂,加开水少许绞汁,取汁滴耳中,每日2~3次。”
❽ 《安徽中草药》:“治尿路感染,肠炎:水龙骨50g,车前子15g。水煎服。”
❾ 《安徽中草药》:“治习惯性便秘:水龙骨30g,水煎服。”

食疗 《贵州草药》:“治咳嗽:骟鸡尾,爬地香、岩莴苣、石豇豆、石玉簪的根及生姜各3g,煎水服;或将药包在鸡或猪肉中,同时炖熟,每晚睡醒后吃1小碗,分3~4次吃完。”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3: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