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翁皮
【概况】: 异名 水翁树皮(《本草求原》)。 基源 为桃金娘科水翁属植物水翁的树皮。 原植物 水翁Cleistocalyx operculatus(Roxb.)Merr.et Perry 余项参见“水翁叶”条。 。【生药】: 采集 夏、秋季采收,剥取树皮,晒干。 鉴别 树皮厚约1cm,外被栓皮,除去栓皮,表面黄白色,皮部棕红色,纤维性,其间密布白色粉尘状物,易纵向撕裂成条,弹之有粉尘飞出。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药性】: 性味 辛,温。 ❶ 《生草药性备要》:“微酸、辛,温。” ❷ 《本草求原》:“酸,平。” 功效 杀虫,止痒。 主治 癣癞,烂脚,囊痈。 ❶ 《生草药性备要》:“洗癣癞,杀虫。” ❷ 《本草求原》:“杀虫,洗癣癞,烂脚,浸疳疮。” 用法用量 外用:煎水洗。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岭南采药录》:“治囊痈:水翁皮之内层,煎水洗10余次;如痈已穿,加甘草节同煎。” ❷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烧伤:水翁树皮适量,在水中搓20~30分钟,使皮汁充分挤出。过滤,取汁液澄清,去掉上层清液,取底层浓液消毒后备用。用鸭毛或棉花蘸浓液涂患处,每天涂4~5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