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氯硝西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氯硝西泮 【制剂规格】片剂:0.5mg,2mg;注射液:1mg/ml。 【药理作用】 本品属苯二氮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达81%~98%,1~2 h后血药浓度达峰值。由于高脂溶性,分布快速。表观分布容积为1.5~4.4 L/kg。口服30~60min发生作用,作用持续6~8 h。成人静脉注射和口服后,半衰期分别为27~49 h和31~40 h。小儿口服后半衰期为20~33 h。蛋白结合率为47%~80%。在肝内代谢,经肾排泄,在24 h内仅有小于0.5%的以原形随尿排出。剂量与血浓度密切相关,治疗血浓度范围个体差异很大。 【适应证】 用于控制各型癫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常用量:起始剂量用0.5mg,每天3次,每3 d增加0.5~1mg,直至发作得以控制或出现不良反应为止。成人最大量不超过20mg/d。 儿童常用量:10岁或体重30 kg以下的儿童起始剂量为0.01~0.03mg/kg,分2~3次服用,以后每3d增加0.25~0.5mg,直至达到按体重每天0.1~0.2mg/kg或出现不良反应为止。 【药物相互作用】 (1)与乙醇类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阿片类镇痛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或具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的降压药合用时,中枢神经抑制作用彼此增强。 (2)与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时,除了可增加中枢抑制作用外,大量时还可降低惊厥值,降低本品的抗惊厥效应。 (3)与左旋多巴合用可降低后者的作用。 (4)与卡马西平合用,使两药的代谢加快,血浓度降低。 (5)与丙戊酸合用,在少数病例可发生失神持续状态。 (6)与扑米酮合用,可能由于药物代谢的改变,导致癫 【不良反应】 (1)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异常兴奋、神经过敏易激惹(反常反应)、肌力减退;较少发生的有:行为障碍、思维不能集中、易暴怒(儿童多见)、精神错乱(不能耐受)、幻觉、精神抑郁;罕见的有:皮疹或瘙痒(变态反应)、咽痛、发热、出血异常、瘀斑或极度的疲乏(白细胞减少)。 (2)持续出现须注意的有:较多见的有不灵活、行走不稳、嗜睡,与用量有关,在治疗开始时最严重,继续服用会逐渐消失;少见的有视物模糊、便秘、腹泻、眩晕或头昏、头痛、气管分泌增多或流诞、恶心、呕吐、排尿障碍、语言不清、口干。 (3)持续性精神错乱、严重嗜睡、抖动、持续的语言不清、步态蹒跚、心跳异常减慢、呼吸短促或困难,以及严重乏力,均可能为药物过量的症状,须引起注意。 【注意事项】 (1)对苯二氮 (2)本品能通过胎盘,是否能致畸尚无证据。事实上,绝大多数服抗癫 (3)能从乳汁中分泌,新生儿代谢这类药较成人慢,可使药品在体内蓄积,引起婴儿嗜睡、吮乳困难和体重下降。 (4)儿童,尤其是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对苯二氮 (5)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对本品也较为敏感,注射用药时更易产生呼吸困难、低血压、心动过缓,甚至心跳停止。 (6)下列情况时应慎用: (7)老年,体弱,肝、肾功能损害,低蛋白血症或呼吸功能障碍患者,因其排泄可能降低,中枢神经不良反应多,甚至出现呼吸抑制。 (8)药物用量因人而异,开始时均用小量,根据临床情况逐渐调整用量。 (9)当用于代替其他抗惊厥药时,本品用量应逐渐递增,而其他的药逐渐减少,不能骤然停药,以免使发作增多或导致持续状态。 (10)本品在应用约3个月之后疗效降低,需调整药量。 (11)本品没有特效拮抗剂,过量时给予对症处理。患者清醒时可用催吐剂,意识不清则可洗胃。呼吸、脉搏、血压应予监测,必要时可用升压药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