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反
基础理论名词。 指上下内外之病气相反。也为针灸取穴原则。出《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类经》卷25注:“气反者,本在此而标在彼也。其病既反,其治亦宜反。 故病在上取之下,谓如阳病者治其阴,上壅者疏其下也;病在下取之上,谓如阴病者治其阳,下滞者宣其上也;病在中傍取之,谓病生于内而经连乎外,则或刺、或灸、或熨,或按而随其所在也。”张志聪注:“气反者,谓上下内外之病气相反也。如下胜而上反病者,当取之下,上胜而下反病者,当取之上,外胜而内反病者,当取之外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