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毛贯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毛贯众 【名称出处】:《湖南药物志》 【概况】: 异名 小龙骨、小贯众(《湖南药物志》),细叶土凤尾(《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东南鳞毛蕨(《浙江药用植物志》)。 基源 为鳞毛蕨科鳞毛蕨属植物阔鳞鳞毛蕨的根状茎。鳞毛蕨属有400余种,中国有300余种。 原植物 阔鳞鳞毛蕨Dryopteris championii(Benth.)C.Chr,ex Ching(Aspidium championii Benth.)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根状茎斜生,密被深棕色披针形鳞片。 叶簇生;叶柄长25~50m,深禾秆色,密被棕色宽披针形鳞片;叶片椭圆形,长与叶柄近相等,宽20~30cm,顶部长渐尖,沿叶轴和羽柄被棕色卵状披针形鳞片,二回羽状或三回羽裂;羽片披针形,基部的长10~18cm,宽3~4cm,长渐尖头;小羽片椭圆披针形,钝头,基部呈明显耳形,边缘浅裂或具疏钝齿;侧脉羽状分枝。 孢子囊群生于小脉中部;囊群盖圆肾形。(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239页.图478) 生境与分布 生于疏林下或灌丛中。 分布于华东、中南及四川、贵州。。【化学】: 含绵马素(Aspidin),又名三叉蕨素(Polystichin)。临床用作驱肠虫剂。 参考文献 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94 【药理】: 绵马素对无脊椎动物平滑肌具有毒性。 能使绦虫或钩虫麻痹变硬,而达到驱虫的效用。但用量过大时,对人体易产生中毒反应,表现为呕吐、下泻、晕眩、视力障碍、黄胆以及失神等症状。对贫血、衰弱、老年、幼婴及妊娠的患者禁用。 参考文献 The Merck Index.9ed.Merck & Co.,1976:869 。【药性】: 性味 苦,平。 功效 清热解毒,止咳平喘。 主治 钩虫病,气喘,大便下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湖南药物志》:“治气喘:毛贯众15g,荆芥9g,广皮3g,白芥子9g,乌药9g,茯苓9g。水煎服。” ” 单方应用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毒疮溃烂,久不收口,目赤肿痛:毛贯众15~30g,外用,捣烂敷于患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