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毛毡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毛毡草 【名称出处】:《浙江药用植物志》 【概况】: 异名 丝毛毡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 为菊科艾纳香属植物毛毡草的全草。艾纳香属全世界80余种,中国约30种。 原植物 毛毡草Blumea hieracufolia(D.Don)DC.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0~150cm。 茎直立,不分枝或自基部分枝,有密绢毛或绵毛,上部毛更密。 下部叶倒卵状匙形,长5~12cm,宽1~3cm;上部叶渐小,椭圆形至倒卵圆形,长3~8cm,宽5~20mm,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两面密生黄褐色绢毛或棉毛,或表面密生绢毛和棉毛,后脱落。头状花序在枝顶端排成圆锥状,或在叶腋排成紧密的穗状花序;总苞半球形,总苞片4~5层,线状披针形,密生金黄色绵毛,或顶端淡紫色;花托稍凸,蜂窝状,无毛;花黄色,两性花管状,裂片三角形,有微毛;雌花丝状,3~4裂,无毛。 瘦果长圆形,具肋,有疏微毛;冠毛白色。花期12月至次年4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454页.图6321)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草地、路旁。 分布于中国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 印度、巴基斯坦、缅甸、中南半岛、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也有分布。。 【药性】: 性味 微辛,凉。 功效 清热解毒。 主治 《全国中草药汇编》:“肠炎腹泻。毒虫咬伤,肿痒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外用:煎水洗。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浙江药用植物志》:“治急、慢性肾炎:毛毡草、白茅根各30g。水煎服。血压偏高加益母草24g;体虚加桂圆肉适量。 10天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忌食鱼、虾、肥肉及刺激性食物。 ” 单方应用 ❶ 《浙江药用植物志》:“治疖肿,外伤肿痛:鲜毛毡草叶适量,加食盐少许,捣烂外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