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实验方法
测定污染物对生物的毒性作用,用以评价污染物毒性的实验方法。 毒性实验分急性毒性实验、慢性毒性实验和亚急性毒性实验。 急性毒性实验 通过对生物急性毒性试验确定半数存活浓度(TLm)或半数致死浓度(LC50),并用来评价污染物的毒性大小和性质,为制定在环境中的毒物最大容许浓度提供基本数据。 其方法是将受试生物随机分组,设置不同浓度的毒物组,另有一个对照组,毒物浓度应按对数浓度分级,包括使动物完全死亡和完全不死亡的浓度。 慢性毒性实验可在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卵的孵化和幼体发育等各个主要阶段进行。 慢性毒性实验的有关指标:一是生长率,污染物对生物摄食、消化、吸收和代谢等生理活动的影响,都在生长率上得到反映;二是以繁殖为指标得出安全浓度。慢性毒性试验可求出污染物的最大容许浓度,为制定水质标准提供依据。 亚急性毒性试验 测定低浓度污染物在较长时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内对生物所产生的毒性作用。常用的方法有:细胞培养,观察组织病变,测定血相、呼吸代谢和酶的活性等生理、生化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