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武汉文艺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武汉文艺社 30年代至40年代武汉地区历时最长、影响较大的文学团体。 1935年春在武汉成立,发起人魏绍征、胡绍轩。《武汉文艺社简章》第一章“总纲”申明:“本社以研究文学艺术,发扬民族文化并唤起民族意识为宗旨。”杨锦昱任社长。设有总务、出版、戏剧、音乐、美术摄影等组和出版设计委员会、戏剧设计委员会、音乐设计委员会等机构。 该社成立后即开展文学活动,组织戏剧演出,曾公演过马彦祥的《械斗》,文治平的《毒针》,冼群的《中国妇人》等剧,对武汉剧坛有一定影响;参与宣传过民族主义的文学观点和对鲁迅先生的攻击,影响甚坏。抗战爆发后,参与抗日救亡宣传,从事抗日文学运动,起过积极作用。武汉沦陷前夕,该社活动中止,直至抗战胜利后又逐渐恢复。该社出版由胡绍轩主编的会刊《文艺》月刊,自1935年3月创刊至1948年4月终刊,共出刊六卷31期,是武汉地区刊期最长的一份文艺刊物。 主要社员有胡绍轩、甘运衡、丁韬、王道胜、严振开、张惠良等人。 1948年初夏,武汉文艺社无疾而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