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的检验
在模型估计出来后,对估计结果进行检验和评定,以便确定这些结果的可靠性。 一般来说,这种检验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1)经济意义检验。指检验模型是否符合经济意义。如果所估计的模型不能解释社会经济现象的一般明显规律,那么或是需要进一步查明原因,寻找校正的方法,或是抛弃这一模型。(2)统计检验。目的在于检验模型参数估计值的可靠性。通常最广泛应用的统计检验准则是: ❶ 拟合程度检验:是用相关系数的平方R2来衡量所建模型的拟合程度。 R2愈接近1,说明所建模型越接近于实际情况; ❷ 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是通过方差分析构造统计量F来衡量的,当计算的F>Fd(γ1、γ2)(是给定显著水平d,自由度分别为γ1、γ2的F理论分布值)时,就可以说回归模型总体是显著的,估计结果是可以接受的。反之,所得回归模型就是无意义的。 ❸ 估计值的标准差检验:是衡量估计值与真实参数的离差的一种量度。 参数的标准差越大,估计值的可靠性也就越小。 如果标准差越小,那么估计值的可靠性也就越大。(3)计量经济学检验。 此检验准则是由计量经济学理论确定的,主要有识别条件、扰动项序列相关检验等,实质上是对统计检验可靠性的检验。(4)模型的实际预测检验。(见“模型的实际预检验”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