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榷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榷盐 中国历代政府对盐课税,或以专利为目的对食盐实行专营和专卖。 春秋时,管仲相齐,始专盐利,以民制为主,官收官卖,开盐专卖之先河。战国时,秦国开征盐税。 秦统一后,“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汉书·食货志》)。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为补军费之不足,将盐铁收归国家专营专卖。昭帝即位,对榷估制度作了调整,取消榷酒,保留盐铁专卖。东汉时,盐铁改为征税,三国时复行专卖。 两晋、南北朝盐铁或专卖或征税。至隋始罢盐。唐开元十年(公元722年)复开征盐税。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盐铁使第五琦初变盐法,招民为亭户,所制盐由官收买、加税转卖,即“官制、官收、官运、官销”。后刘晏改官运官销为商运商销,官府就场转卖于商人,寓征于价。同时设置“常乎盐”,予以调剂,又严禁私盐。 《新唐书·食货志》:“天下之赋,盐利居半。”宋初行折中法,庆历时改行盐钞法,后因政府滥发盐钞,钞法败坏而改行引法,此为“民制、官收、商运、商销”。明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改引法为纲法,即“民制、商收、商运、商销”。官不收盐,专商之制自此始。 清承明制,盐为封建政府和专利商人所垄断。专商分为业商、租商、代商、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两江总督陶澍在盐场设局收税,准民纳钱领票运盐,此为票法。 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加课盐厘。辛亥革命后仍沿旧制,抗战前,盐税成为国民党政府仅次于关税的第二大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