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榔榆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榔榆皮 【概况】: 基源 为榆科榔榆属植物榔榆的树皮。 原植物 榔榆Ulmus parvifolia Jacq.,又名 历史 首载于《本草拾遗》,谓:“朗榆生山中,状如榆。其皮有滑汁,秋生荚,如大榆。”《纲目》谓:“大榆二月生荚,榔榆八月生荚,可分别。”所指即本种。 形态 落叶乔木,高达15m。 树皮近光滑;小枝褐色,有软毛。叶革质,椭圆形、卵形或倒卵形,通常长2~5cm,宽1~2cm,先端尖或钝,边缘具单锯齿,上面光滑无毛,下面有时被毛。 花簇生于当年枝的叶腋;花被裂至基部或近基部。 翅果椭圆形,长1~1.2cm,翅较窄,较厚,无毛。 种子位于翅果中部或稍上处,果柄细,长3~4mm。花期9月,果熟期10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467页.图934) 生境与分布 日照时间长,适应性强。生于酸性土、中性土、钙质土的山坡、平原和溪边。分布于中国华北、华东、中南及贵州、四川、西藏等省区。 。【生药】:采集 秋季采收树皮或根皮,晒干或鲜用。 【化学】: 含淀粉、粘液质、鞣质、豆甾醇等植物甾醇,含纤维素22.3%,半纤维素10.56%,木质素25.17%,果胶8.0%,油脂7.75%。 参考文献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297 【药性】: 性味 ❶ 《本草拾遗》:“甘,寒。” 功效 利水,通淋,消痈。 主治 ❶ 《本草拾遗》:“主下热淋,利水道,令人睡。”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❶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乳痈:榔榆根白皮60~90g。水煎服,渣加白糖捣烂敷患处。” ” 。【医药家论述】: 张璐《本经逢原》:“榔榆,性疏利,若胃寒而虚者服之。恐泄真气,良非所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