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概念论的实用主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概念论的实用主义 美国实用主义和哲学家刘易斯倡导的一种有别于詹姆士和杜威等人的纯粹经验主义的实用主义学说,是一种把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结合起来的实用主义。 它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不仅强调经验的作用,而且也强调先验的概念和范畴在认识中的作用。刘易斯认为,单纯的直接经验无所谓真假对错,还不能构成知识。为构成知识,还必须有先验的因素,即概念、范畴。 如果没有概念、范畴,知识不仅无法表述,而且也使经验不可思议;如果概念、范畴不是先验的,那么,原有的概然的经验便又多了一层概然性,从而陷入怀疑主义。 所以,必须强调作为经验知识之纲的概念、范畴的先验性。所谓先验,是指概念、范畴既不脱离经验又先于经验的性质。 二是强调概念、范畴的效用性和工具性。刘易斯认为,概念、范畴即使作为先验者,也不纯粹是理性的产物,而在某种意义上是社会的产物。 人们之所以使用概念和范畴,总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实际效果,也就是把它们当作达到目的、取得成功的工具。因此,概念和范畴系统具有假设的性质,可以由人们按照自己的需要加以选择,而选择的唯一标准是有效性,即达到成为行动指南的实用的价值要求。由于这两个特点,概念论的实用主义便把康德的先验主义和杜威的工具主义统一起来了。 概念论的实用主义也讲实在的独立性,但由于它所讲的实在只是由事先确定的标准在经验中所能分辨出来的东西,是“范畴化的经验”,所以这种实在性只是相对于人的认识能力和活动而言的实在性,不是外部世界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存在性。 在概念论的实用主义中,客观实在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有意义的只是“所与”,即直接呈现于人的感觉的东西,或者叫做“意识流”。 概念论的实用主义强调认识论和伦理学的相互联系,认为知识的构成含有行动的因素,没有行动,就不会有知识。 而知识又能指引行动,有实用价值。 为了采取行动,取得一定的经验,需要对各种可能性进行评价。 因此,知识涉及到评价,和价值感相联系。知识是一个规范的范畴,进入伦理学后就成为决定人类行动的基本因素。 评价是知识的一种形式,是价值判断的实质。价值判断正确,即对事物有正确的估计,则有利于实现好的生活;否则,就会犯估计的错误,通过行动而导致不幸的后果。 总之,知识和价值密切相关。概念论的实用主义伦理学也体现著先验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统一o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