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棒棒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棒棒木 【概况】: 基源 为榆科朴树属植物黑弹树的树皮、树干或枝条。 朴树属全世界约70种,中国约有20种。 原植物 黑弹树Celtis bungeuna Blume,又名黑弹朴(《中国中药资源志要》),小叶朴、棒子木、白麻树(《江苏植物志》)。 形态 落叶乔木,高达15m。小枝无毛,淡灰色。 叶长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4~8cm宽2~4cm,顶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边缘中部以上有锯齿或全缘,下面无毛或仅脉腋常有柔毛,叶柄长5~10mm。核果球形或卵球形,成熟时紫黑色,往往单生叶腋;果柄细,长1.2~2.8cm,通常长于叶柄1倍以上;果核白色,平滑,略有不明显的网纹。 花期5月,果熟期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472页.图944) 生境与分布 生于平原或向阳山地;分布于辽宁和黄河中、下游流域以南各省。 。【生药】:采集 夏季砍割枝条,趁鲜剥皮,晒干;或取树干刨片,晒干。 【化学】: 茎含挥发油、糖类、羟基挂皮酰胺衍生物、生物碱。树皮和心材含生物碱、皂甙、β型强心甙、不饱和甾醇、内酯、挥发油、脂肪和糖类。 参考文献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12 【药性】: 性味 辛、微苦,凉。 功效 祛痰,止咳,平喘。 主治 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 《新华本草纲要》:“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等症。叶外擦治麻疹。 根皮治漆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新医药研究 1971;(4~5):“治慢性支气管炎:棒棒木60g(劈成薄片或刨成刨花),地龙9g,百部9g,黄芩9g。急火先煎棒棒木1~2小时,成浓茶色,再加余药,煎2次。混合后,分早、晚2次服用。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 ” 单方应用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棒棒木60g。水煎约40分钟成浓茶色,加入白糖15g,连煎3次,每晚服1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