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梨头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梨头草 中药名。 见《江西民间草药》。别名:紫花地丁,瘩背草,三角草,梨头尖,地丁草。为堇菜科植物犁头草Viola japonica Langsd.的全草或根。 多年生草本。 主根粗壮,白色。叶丛生,下面稍带紫色。 生长于山野、路旁向阳或半阴处。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福建、台湾等地。 本品在华东地区作紫花地丁入药。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微苦,寒。清热,解毒。 治痈疽,疔疮,瘰疬,乳痈,外伤出血。内服:煎汤,9~15克(鲜者30~60克);捣汁或入丸剂。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❷ 治痈疽疔疮,无名肿毒:鲜犁头草、野菊花叶各等量。同捣烂,敷患处;或鲜犁头草全草,加白糖少许,捣敷亦可,每日换1次。同时捣汁一酒杯内服。 ❽ 治外伤出血:犁头草、酢浆草各适量,捣烂,外敷患处,纱布加压包扎;或单用犁头草捣敷(《江西《草药手册》)。现代临床用其治疗: 治疗期间忌食雄鸡、鲤鱼及母猪肉。 或将犁头草晒干研粉用鸡蛋清调匀外敷,均每日1~2次。 此外,用犁头草与野菊花、连翘制成复方注射液,治疗扁桃体炎、肺炎、盆腔炎等有较好效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