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桔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桔梗 中药名。 出《神农本草经》。别名:白药、梗草、苦梗、苦桔梗、大药。 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的根。多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全株光滑无毛。根肉质,圆柱形,或有分支。茎直立,单一或分枝。 叶近于无柄,生于茎中,下部的叶对生或3~4片轮生,茎上部的叶有时互生;叶片卵状披针形,长3~6厘米,宽1~2.5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锯齿。花单生于茎顶,或数朵成疏生的总状花序;花萼钟状,先端5裂,反卷,被白柔毛。 朔果倒卵形,熟时顶部5瓣裂。种子卵形,有3棱。 花期7~9月。果期8~10月。 野生于山坡草丛中,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春秋两季采收。挖取后去净苗叶,洗净泥土,即浸水中,刮去外皮,晒干或烘干。 干燥的根呈纺锤形或长圆柱形。下部渐细;有的分歧稍弯曲,顶端具根茎(芦头),上面有许多半月形茎痕(芦碗)。全长6~15~30厘米,直径0.5~1.2厘米。表面白色或淡棕色,皱缩,上部有横纹,通体有纵沟,下部尤多。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或类棕色,略带颗粒状,有放射状裂隙,皮部较窄,淡棕色,木质部类白色,中央无髓。以粗条均匀、坚实、洁白,味苦者佳。拣净杂质,除去芦头,净洗,润透后切片晒干。味苦辛,性平。入肺、胃经。 开宣肺气,去痰排脓。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内服:煎汤,3~6克;或入丸散。阴虚久嗽、气逆及咳血者忌用。 《本草经集注》:“畏白及、龙眼、龙胆。” 现代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所致的咳嗽,痰多咽痛者尤为适用。也用于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咽炎、喉炎、腥红热、肺脓肿等病。 其主要成分是远志酸、桔梗皂甙元、葡萄糖、菊糖、菠菜甾醇等。具有祛痰作用,效力与氯化胺相似,主要由于其所含皂甙可引起轻度恶心,反射性地增加了支气管粘膜粘液分泌,属恶心型祛痰药。此外,还具有镇咳、降血糖、抑制表皮癣菌等实验性药理作用。 桔梗皂甙有溶血作用,不能用于注射,口服在消化道溶解破坏后,即无溶血作用。 给小鼠皮下注射,最小致死量是770毫克/千克体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