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桑白皮(图192)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桑白皮(图192) 本品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根皮。原植物系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野生与栽培均有。商品有以同科植物构树及柘树的根皮混作桑白皮入药者,应注意鉴别。 【性状鉴别】 根皮呈长而扭曲的板形,或双边向内卷曲成半筒状。厚3~6mm。外表面淡黄白色或白色,时有残留的红棕色或红黄色栓皮斑块,并有明显的纵向细纹。内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亦有纵纹。体轻质韧,难折断,断面纤维状极强,易纵裂但难分开,撕裂时有白色粉尘飞出。气微弱,味甘微苦。久嚼后发粘,纤维成团似丝棉。 以纯根皮、色白、皮厚、质柔韧、无粗皮、嚼之有粘性、成丝团者为佳。 【炮制方法】 (一)净制 洗净。 (二)切制 洗净,稍润,切丝,干燥。 (三)炮炙 1.蜜制 将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桑白皮丝中拌匀,焖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放凉。每100kg桑白皮丝,用炼蜜25kg。 2.炒制 取桑白皮片,用微火炒至黄色或微焦。 【性味归经功效】 寒,甘。归肺经。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应用】 1.邪热犯肺咳喘 本品性寒能泻肺火兼泻肺中水气而平喘。常与枇杷叶配伍治疗邪热犯肺咳喘;若水饮停肺,胀满喘急,可与麻黄、葶苈子、杏仁等配伍;若肺虚潮热盗汗,可与人参、熟地、五味子等配伍,如补肺汤;若治疗肺中伏火,清热止咳平喘,可与地骨皮配伍。 2.水肿、小便不利 常与大腹皮、姜皮、茯苓皮、陈皮配伍,即五皮饮。 此外,本品尚有止血清肝之效。亦可用之痈肿,消渴之证。 【用法及注意事项】 煎服,3~10g。外用:鲜品捣敷或干品煎洗。 肺热咳喘,水肿等证宜生用;肺虚喘咳宜蜜炙。 风寒咳嗽,小便清长频数者,忌用。 【备注】 《本草纲目》:“肺中有水气及肺火有余者宜之。” 本品含多种黄酮衍生物,如桑皮素、桑皮色素,桑根皮素等;伞形花酯,东茛菪素,类似乙酰胆碱的降压成分;还有桑皮呋喃A。对神经系统有镇静,安定、抗惊厥、镇痛,降温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