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桑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桑椹 【名称出处】:《唐本草》 【概况】: 异名 葚(《尔雅》),乌椹(《本草衍义》),黑椹(《本草蒙筌》),桑枣(《生草药性备要》),桑果(《江苏植物药志》),桑粒(《东北药用植物志》),桑藨(《四川中药志》)。 基源 为桑科桑属植物桑的果穗。 原植物 桑Morus alba L. 余项参见“桑叶”条。。 【生药】: 采集 4~6月果实近成熟时,色发红即采摘果穗,直接晒干或烘干,亦有稍蒸或用热水浸泡后再晒干。 药材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江苏、浙江、湖南、四川、河北。 鉴别 性状 果穗圆柱形,有的稍弯曲,长1~2cm,直径5~8mm,果穗柄长约1cm;表面黄棕色、棕红色至暗紫色。 果穗有瘦果30~60个,瘦果卵圆形,稍扁,长约2mm,外包肉质花被片4枚。质油润,富有糖性。 气微,味微酸而甜。以个大、色暗紫、肉厚者为佳。 显微 果实横切面:宿存花被片4,包在果实外周,部分内表皮细胞含有钟乳体,薄壁细胞多压缩,有黄棕色物,有时可见草酸钙小簇晶。果皮由薄壁细胞和石细胞组成。 种皮由2~4列薄壁细胞组成。胚乳及胚均为薄壁组织,内含脂肪油、糊粉粒。 (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572页.图364) 理化 取样品粉末2g,加石油醚10ml,回流1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1ml,点于硅胶H板上,以亚油酸为对照,以苯-乙酸乙酯(4∶1)为展开剂,展距10cm,喷0.1%α-亚硝基-β-萘酚硫酸试液,加热显色,亚油酸显紫红色斑点。(图见同上.573页.图365)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桑椹中富含维生素C(15.4mg/g),硫胺素0.49%,泛酸5.62%,维生素B60.04%,尼克酸19.09%,肌醇(241.4mkg/ml)[1]。 还有糖、鞣酸及苹果酸、胡萝卜素等[2]。干燥桑椹中含脂类(62.6%),可滴定有机酸26.8%,醇类1.6%,精油1%。 精油由下列物质组成:桉树脑69%,香叶醇17%,乙酸里那酯4.5%,里那醇0.7%,(326)烯2.6%,α-蒎烯3.6%,樟脑0.5%,以及未确定成分2.3%[3]。桑椹油的主要脂肪酸由亚油酸(Linoleic acid)和少量的硬脂酸、油酸组成[2]。 参考文献 [1] Konservn Ovoshchesush prom-st 1989;(6):35 [2] 中药大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967 [3] Kevtit Resur 1976;12(4):597。【药理】: 桑椹(100%水煎剂)12.5mg/kg.po,共2wk,对不同年龄组(青年鼠组,6月龄;老年鼠组,18月龄)BALb/c和LACA2种纯系小鼠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的影响表明。 BALb/c组的青年鼠和老年鼠的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与同龄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LACA小鼠实验组中除24月龄鼠外,其余各年龄组(3、12、18月龄)的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显著降低。在生物衰老过程中,红细胞膜与大脑细胞的Na+-K+ATP酶活性均出现规律性变化。12月龄前小鼠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逐渐增高,至18月龄时明显降低,类似的现象在脑细胞中亦可见到,但其酶活动性变化早于红细胞。 Na+-K+ATP酶活性的降低与小鼠整体衰老现象的出现是一致的,因此减缓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的升高对减缓衰老似有一定的联系,提示桑椹似可推迟生物的衰老过程。 参考文献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87;19(5):315 。【药性】: 性味 甘,寒。 ❶ 《唐本草》:“味甘,寒。” 归经 入肝、肾经。 ❶ 《本草从新》:“入肾。” 功效 补肝,益肾,息风,滋液。 主治 肝肾阴亏,消渴,便秘,目暗,耳鸣,瘰疬,关节不利。 ❶ 《唐本草》:“单食,主消渴。”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熬膏,生啖或浸酒。外用:浸水洗。 使用注意 《本草经疏》:“脾胃虚寒作泄者勿服。”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 ❶ 配生地黄,治血虚津少,头晕目眩,舌红少津或产后失血所致大便干燥等症。 ❷ 配鸡血藤、乌豆衣,治血虚所致头晕耳鸣,消渴等症。 ❹ 配女贞子、旱莲草,治头目晕眩,失眠,腰膝酸软等症。 ❺ 配何首乌、女贞子、旱莲草,治老年体衰,头昏耳鸣,腰膝酸软,头发早白,头发脱落等症。 ❻ 配火麻仁、黑芝麻,治老年血虚肠燥,大便干结。 ❽ 配生、熟地、地骨皮,治阴虚型高血压。 ❿ 配麦门冬、沙参、玉竹,治阴津虚少所致口渴舌燥,大便干涩。 ⑾配枸杞子、黄精、酸枣仁,治身体虚弱,失眠,健忘。 ⑿配石斛、玉竹、天花粉,治消渴症,口舌干燥等。 方选和验方 ❶ 文武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治瘰疬:文武实(即桑椹),黑熟者600g,以布袋取汁,熬成薄膏,白汤点15g,日3服。 ❷ 三精丸(《东医宝鉴》)治衰老,目糊,须发早白:苍术(天之精)、地骨皮(地之精)各净末250g,黑桑椹(人之精)10kg。将桑椹捣烂绞取汁,和2药末拌匀,入罐密封,挂棚上,昼取日精,夜取月华,待自然煎干,取出为丸如小豆大。每服10丸,酒、汤任下。 ❸ 治赤秃方(《备急千金要方》)治赤秃及须发早白:黑椹(即桑椹)适量。 捣黑椹,取汁1200ml。分3服,日3次。 ❹ 《本草骈比》:“治神经衰弱,失眠头晕:桑叶(五月五日摘),洗净去蒂筋,晒干100g,桑椹、黑芝麻各150g,黄精80g。共为末蜜丸。 每服3g,米饮下,每日2次。” ❽ 桑椹汤(《中药临床应用》)治贫血,神经衰弱,动脉硬化,糖尿病:桑椹15g,鸡血藤18g,乌豆衣12g,五爪龙24g。水煎服。 ❾ 《中国秘方全书》:“治经闭:桑椹15g,红花30g,鸡血藤12g。加黄酒和水煎,1日2次温服。 ” 单方应用 ❶ 《濒湖集简方》:“治阴症腹痛:桑椹,绢包风干过,伏天为末。每服10g,热酒下,取汗。” 水适量煎服。 先把头剃光,用米泔水加花椒煎,用此水把头洗净,然后用桑椹水搽。” 食疗 ❶ 桑椹膏(《本草述钩元》)治眼金石发热口渴,及小肠热者:采摘熟椹,微研,以布滤汁,瓦器熬成稀膏,量入白蜜熬稠,贮瓷器中。 每食后夜卧抄3~6g,沸汤点服。 水煎,煎液浓缩成稠膏,另加蜂蜜2kg收膏。每次10g,每日2次。 ❸ 中医杂志 1988;(11):“治老年便秘及睡眠障碍:取相当桑椹干品50g的水提浸膏,配成糖水剂250ml(日剂量),1日服1次。治疗5日为1疗程。” 再继续煎熬至用铲挑起即成丝状,而不粘手时,停火。将糖倒在表面涂过食用油之大搪瓷盘中,待稍冷,将糖分割成条,再分割约100块即可。 经常食用。 平素大便稀溏或泄泻者不宜服。煮粥时忌铁器。 。【医药家论述】: ❶ 缪希雍《本草经疏》:“桑椹,甘寒益血而除热,为凉血补血益阴之药。消渴由于内热,津液不足,生津故止渴。五脏皆属阴,益阴故利五脏。 阴不足则关节之血气不通,血生津满,阴气长盛,则不饥而血气自通矣。热退阴生,则肝心无火。故魂安而神自清宁,神清则聪明内发,阴复则变白不老。甘寒除热,故解中酒毒。性寒而下行利水,故利水气而消肿。” 新鲜桑椹滤汁熬膏,入蜜炼稠,点汤,和酒并妙,入烧酒,经年愈佳,取极熟者。”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