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根
【名称出处】:《重庆草药》 【概况】: 基源 为玄参科泡桐属植物白花泡桐的嫩根或根皮。 原植物 白花泡桐Paulownia fortunei(Seem.)Hemsl. 余项参见“桐皮”条。 【生药】: 采集 9~10月采挖嫩根或根皮。 【药性】: 性味 《河南中草药手册》:“寒,苦。” 主治 ❶ 《重庆草药》:“除风湿,清肠胃热毒,用于风湿脚痛,肠风下血,痔疮。” ❷ 《河南中草药手册》:“消肿毒,祛风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研末。外用:煎汁热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重庆草药》:“治风湿脚痛:泡桐树根120g,豨莶草120g。炕干研细,兑酒服。” ❷ 《河南中草药手册》:“治跌打损伤、骨折:泡桐树根皮,韭菜各适量。共捣烂,敷患处,包扎固定。” ❸ 《河南中草药手册》:“治神经性肩痛,昼轻夜重,老泡桐树根皮500g,麦麸皮500g。取泡桐树根皮煎水去渣趁热与麸皮拌匀,热敷患处,凉了再换。” ❹ 《湖北中草药志》:“治筋骨痛:泡桐根皮醉鱼草各适量。捣烂,敷患处。” 单方应用 ❶ 《湖北中草药志》:“治风湿骨痛,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泡桐根皮15~30g。水煎服。” ❷ 《湖北中草药志》:“治跌打损伤,骨折:鲜泡桐根皮,捣烂,加酒炒热外敷。” ❸ 《湖北中草药志》:“治痈疮肿毒:泡桐根皮30g,水煎服,或捣烂外敷。” ❹ 《湖南中草药手册》:“治筋骨疼痛:泡桐根皮30g,水煎服。” 食疗 《湖北中草药志》:“治红崩,白带、泡桐根皮30g,八月楂1个,猪肉250g。不放盐共炖熟,汤肉同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