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 【方源】: 《金匮》卷中。 【异名】: 茯桂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金匮》)卷中、苓甘味姜辛夏汤(《普济方》卷一四〇)、茯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医门法律》卷五)、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半夏汤(《千金方衍义》卷十八)、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金匮要略心典》卷中)、姜苓五味细辛汤(《四圣心源》卷五)、苓甘姜味辛夏汤(《类聚方》)、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金匮要略今释》卷四)。 【组成】: 茯苓四两 甘草 细辛 干姜各二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半斤 【用法】: 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斤,一日三次。 【功用】: ❶ 《金匮要略释义》:去胃中之饮。 【主治】: ❶ 《金匮》: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 【临证举例】: ❶ 咳嗽《金匮要略今释》引《续建殊录》:一男子,郁郁不乐,咳嗽短气,动摇则胸悸甚,上气微呕,不欲饮食,小便不利,盗汗出,时时抢于心下,或胸中痛,与苓甘姜味辛夏汤加人参,服药而诸证渐退,逾月全愈。 ❷ 痰饮《江西医药》(1964;6∶266):胡某某,男,47岁,工人。咳嗽气短,倚息不得卧,吐白痰夹水,每于早晚咳甚,咳时须俟痰出而后安,伴有胸闷不适,胃脘胀满,舌白而润,脉象弦滑。病属痰饮为患,肺有宿寒,无见外感,故拟从除痰涤饮、温肺除寒入手,方用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茯苓四钱,炙甘草一钱,五味子一钱,生姜三钱,细辛五分,制半夏二钱,饮片二剂。服后诸症悉减,咳平安卧,精神倍增,早晚咳痰减少,脉仍弦而滑,胃脘略不适,病仍属肺气虚寒、痰饮未尽,守原方加广皮二钱,生姜易干姜二钱。 五剂后咳止痰平,其病如失,饮食大增,精神舒畅,睡眠安宁,脉息和缓而虚,舌净口和,唯食后稍有胀闷,继从香砂六君子汤加味调理中州,以善其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