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核证文献语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核证文献语言

通过核查引证古代文献语言来分析词义、考求词源的一种训诂原则和方法。许慎《说文解字》最早指出“经艺之本”,并以六艺群书的实际语言资料为依据剖析字形、分辨训诂,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后世的训诂学家多遵循这一原则与方法来注释古书、阐明词义。核证文献语言要求旁征博引古籍群书,细密、深入、全面地说明词义。如《说文·土部》“掸”段注引《诗经·郑风·东门之坛》说明“坛”即“掸”字;引《左传·昭公元年》“郑人请掸听命”说明掸必在野引《左传·襄公二十八年》“郑子产草舍不为坛”说明掸必除艸;引《尚书·周书·金縢》“为三坛,同掸”证明坛高掸下;从各个方面归纳出“掸”的完整义界。又引《礼记·祭法》“王立七庙、二祧、二坛、一掸”注“封上曰坛,除地曰掸”,指出“掸”与“坛”之间的细微区别,阐述了词义的发展。核证文献语言还要求对所引用的文献语言材料有正确的理解。如《说文·掸部》“若”段注引用《国语·晋语》“吾谁使先若夫二公子而立之”,将其中的“若”理解为“择”,从而正确阐明了《说文》所训“择菜”是引申义。而《晋语》韦昭注却将其中的“若夫”讲作虚词,这就不可能正确注释文献语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