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柴胡加芒消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柴胡加芒消汤 【方源】: 《伤寒论》。 【组成】: 柴胡二两十六铢 黄芩一两 人参一两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一两(切) 半夏二十铢(本云,五枚,洗) 大枣四枚(擘) 芒消二两 【用法】: 上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纳芒消,更煮微沸,分温再服,不解更作。 【主治】: ❶ 《伤寒论》: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医以丸药下之而反利。 【方论选录】: ❶ 《医方集解》:此少阳、阳明药也。 表证误下,邪热乘虚入胃,以致下利而满呕,潮热之证犹在,故仍与柴胡汤以解少阳,加芒消以荡胃热,亦与大柴胡两解同意。 ❶ 热入血室 《伤寒论方医案选编》:郑某某,女,29岁,工人。 患者月经来潮忽然中止,初起发热恶寒,继即寒热往来,傍晚发热更甚,并自言乱语,天亮时出汗,汗后热退,又复恶寒。口苦咽干,目眩目赤,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不欲饮食,神倦,9天不大便。 查询病史:结婚多年,未曾生育。月经不正常,一般3~4个月来潮一次,经期甚短,量少,继即恶寒发热,虽服药未能根治。舌苔白,脉弦数。予柴胡加芒消汤煎服,当日上午10时服药,下午4时许通下燥屎,所有症状解除,嘱常服当归流浸膏,月经恢复正常。 至今4年未见复发,并生育2个女孩。 1961年8月6日初诊。 发热十余日,经芳香清解,渗利导滞而寒热不退,入晚热高,微汗,连日来体温升降于37.8~38.8℃之间。 不恶寒而恶热,头重目眩,四肢酸重,口苦,咽干,唇燥,面垢,喜饮而饮不多,不欲进食,胸闷,时作叹息,大便干燥难解,小便短少,腹胀满不舒,舌燥苔黄,脉弦而迟。病处少阳阳明两经之间,迭经汗下,中气嫌虚,拟小柴胡汤轻剂,加知母、芒消(冲服)泄热去实,服一剂。 8月7日二诊,昨夜解燥屎二三枚,腹满减,胸腹较舒。今晨体温37.3℃,舌略润,苔薄黄,脉仍弦迟。续前法,原方加减共服四剂,热退净,调理而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