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树寄生
【名称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概况】: 异名 柚寄生(《本草求原》),椂柚寄生(《岭南采药录》),柚子寄生(《南宁市药物志》)。 基源 为桑寄生科槲寄生属植物瘤果槲寄生的枝叶。 原植物 瘤果槲寄生Viscum ovalifolium DC.(V.orientale Willd.) 形态 寄生灌木,枝圆柱形,2叉分枝或对生,干时灰褐色,有细纵纹,节膨大。 叶对生,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3~8.5cm,宽1~3cm,先端圆,基部渐狭,叶脉3出或5出,叶柄短或无。聚伞花序腋生,通常1~3个簇生;每花序有花1~3朵;苞片短三角形;每对合生成船形的杯状体;雌花冠管为短圆柱状或椭圆状,裂片4,极少为3片,短三角形;雄花长约为雌蕊之一半,通常扁,花冠裂片同雌蕊,雄蕊无花丝,花药著生在花冠裂片上。 浆果近球形或卵形,长约5mm,成熟时黄色,嫩果近成熟时,果部均有小瘤体,最后光滑。花期1~3月,果期秋冬季。(图见《中药大辞典》.下册1506页.3138条图) 生境与分布 常寄生于柑桔类植物及柿树上。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生药】: 采集 全年可采枝叶,切段,晒干 【药性】: 性味 苦、辛,凉。 ❶ 《生草药性备要》:“辛,平。” ❷ 《南宁市药物志》:“苦,凉。” 功效 祛风,止咳,化痰,清热解毒,止痛,去瘀、 主治 风湿脚肿,咳嗽,麻疹,烂眼。 ❶ 《本草求原》:“洗风弦湿眼。” ❷ 《生草药性备要》:“治风湿,洗脚肿,牙痛烫水含。” ❸ 《岭南采药录》:“出麻疹煎水代茶,能解毒止痛。” ❹ 《南宁市药物志》:“解毒,去瘀,生新。内服预防麻疹及治麻后下利。 ” ❺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清热,滋补,止咳,止痛,化痰,治痢疾,疳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外用:煎水洗或含漱。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生草药性备要》:“治牙痛:煎水含漱。” ❷ 《岭南采药录》:“治麻疹:抽树寄生煎水代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