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柚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柚木 【概况】: 基源 为马鞭草科柚木属植物柚木的茎、叶、花及种子。 柚木属全世界有3种;中国引种栽培1种,药用。 原植物 柚木Tectona grandis L.,又名紫油木、脂树(云南),埋桑(傣名),硬木树(傣名意译)。 形态 落叶高大乔木,植株高10~50m;枝四方形,淡灰色或淡褐色。 叶对生;叶柄粗壮,长2~4cm;叶片倒卵状椭圆形或宽卵形,长15~70cm,基部楔形,全缘,顶端钝或渐尖,叶面粗糙,叶下面密生黄棕色毛。 圆锥花序顶生,花芳香,花序长25~40cm;花萼顶端5~6浅裂,有白色星状绒毛;花冠白色;雄蕊花冠裂片同数。核果,茶褐色,宽约1.8cm,内果皮骨质。 花期8月,果期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588页.图5129) 生境与分布 生于湿润林中。 分布于云南南部,广东、海南有栽培。缅甸、印度、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化学】: 木心含α-羟甲基蒽醌(α-Hydroxymethylanthraquinone)、蒽醌-2-羧酸(Anthraquinone-2-carboxylicacid)、蒽醌-2-醛(Anthraquinone-2-aldehyde)、乌楠醌(Tectoquinone)、1,4-二羟基-2-甲基蒽醌(1,4-Dihydroxy-2-methylanthraquinone)。 叶含乌楠二醇(Tectograndinol)。种子脂肪油含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油酸。 附 根含蒽醌、乌楠酯、乌楠酚(Tectol)、去氢乌楠酚(Dehydrotectol)、美决明子素(Obtusifolin)、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帕奇巴赛因(Pachybasin)和β-谷甾醇。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415。 【药性】: 主治 《新华本草纲要》:“花、种子:利尿;木屑:治皮肤病及咳嗽;茎、叶:治恶心,呕吐及过敏性皮疹。”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西双版纳傣药志》:“治恶心、呕吐:柚木3g,腊肠树皮粉1g,冲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