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果 副词 一、用于谓语前,表示所述事实的结果同预料的一致。 义即“果然”、“果真”。 暮而果大亡其财。(《韩非子·说难》)——父:老人,长者。亡:丢失。 ❷ 史苏朝,告大夫曰:“……乱必自女戎,三代皆然。”骊姬果作难,杀太子而逐二公子。 (《国语·晋语一》)——句义:史苏上朝时,对众大夫说:“……动乱一定起于女祸,桀、纣、幽王三代都是这样的。”骊姬果然作乱,杀死太子,驱逐二公子〔使重耳奔狄、夷吾奔梁避难〕。 ❹ 太祖曰:“天且雨,趣食,乘雨击之。”须臾,果大雨,士卒竞奋,雨止合战,水陆夹击,大破之。 (《明史·太祖本纪》)——趣(cù)食:赶快吃饭。 二、用于疑问句的谓语前,表示对事情结局的寻根究底。 义即“究竟”。“果诚”义同。 ❶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庄子·齐物论》)——句义:此也就是彼,彼也就是此。彼有它的是非,此也有它的是非。果真有彼此的分别吗?果真没有彼此的分别吗?❷ 王使人瞷夫子,果有以异于人乎?(《孟子·离娄下》)——句义:国王派人暗中观察老先生,果真有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吗?瞷(jiàn):探视,窥探。 三、用于谓语前,表示所述事实确凿无疑。 义即“果真”、“确实”。 (《梁书·范缜传》)——句义:假如这样的话,人确实有像树木那样的实体,又有与树木不同的知觉。 四、用于谓语前,表示行为或情况终于发生。 义即“终于”。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❷ 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 (《战国策·秦策三》)——句义:所以文王终于凭借吕尚建立了功业,最后占有天下自己做了帝王。 ❸ 吴王不能止,果伏剑而死。(《吕氏春秋·忠廉》)——伏剑而死:以剑自杀而死。 五、用于假设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假设。义即“如果真的”。 (《史记·晋世家》)——弗诛:不惩办。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