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时
【生卒】:1053—1135 【介绍】: 字中立,南剑州将乐(今属福建)人。 官至龙图阁直学士。晚年隐居龟山,学者因称龟山先生。 曾就学于程颢、程颐,与吕大临、游酢、谢良佐并称为“程门四大弟子”,后期东南学者奉为“程氏正宗”。哲学上信奉主观唯心主义。 著作有《龟山集》《二程粹言》等。《宋史》卷四二八有传。 杨时的文学观与他的老师程氏的主张是一致的。程颐认为“作文害道”,对于诗,他也“不欲为此闲言语”。 而杨时则进而认为,今之文士“类皆分文析字,屑屑于章句之末;甚者广记问,工言辞,欲夸多斗靡而己,是乌用学为哉!”(《与陈传道序》)文既害道,当然不必去学了。 诗倘若可以作,亦不在语言文字,而在有“气味”,其《龟山语录》有云:“学诗者不在语言文字,当想其气味,则诗之意得矣。 ”“气味”何指?《龟山语录》又云:“为文要有温柔敦厚之气,对人主语言及章疏文字,温柔敦厚尤不可无。”儒家“温柔敦厚”之诗教,即杨时“气味”之所指,亦即所谓“诗之意”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