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照贤造像
【作品赏析】: 此碑笔画细瘦活泼,字体在隶楷之间,然兼有篆、草写法,可谓集各体于一碑的大杂烩。 如“为”字,有行草笔意;“三”字则是典型的隶书。就整体来说,称此碑为隶、为楷,似都无不可。 从历史上看,杂采某一、二体而书于一碑,从汉至隋,时有所见。 如汉《夏承碑》、东魏《李仲璇碑》、惰《曹子建碑》等都是如此。 但象此碑这样集篆、隶、真、行、草于一身的“集大成”的碑刻,还是十分少见的。书写此碑时已是六世纪中期,其时楷书已经普遍使用,出现这种情况则更是一个特例。 。  西魏 大统十二年(546)十二月划 隶楷杂体 在河南禹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