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李颙 【生卒】:1627—1705 【介绍】: 清初思想家。 字中孚,陕西整厔(今陕西周至县)人。学者称二曲先生。与黄宗羲、孙奇逢并称清初三大儒。年幼而孤,母彭氏督学甚严,发奋“自读”,遍览经史子集、天文河图、九流百技及稗官野史、壬奇遁甲等各类图书。 在清初思想家“经世致用”学风的影响下,意欲有为,然清廷禁锢重重,遂转而“顾惜名节”,誓不仕清。康熙间,屡次征召,李颙称疾坚辞,甚至拔刃自刺,以死相拒。 晚年“荆扉反锁”,足不出户,潜心学问,仅与顾炎武、惠思诚二人相晤谈,切磋学问。其著作有《二曲全集》。 一生学术旨在创建“酌古准今,明体适用”之实学,反对“凭空蹈虚,高谈性命”之俗学。他开出两列读书单子,明体类为宋明诸大儒,如濂、洛、关、闽、陆、王等人的著作,并注曰:“由工夫以合本体,由现在以全源头,下学上达,内外本末,一以贯之,始成实际。”(《二曲全集》)适用类包括历代通典、律令、实政录等以及《农政全书》、《武备志》、《水利全书》、《泰西水法》、《地理险要》等书。他对程朱、陆王也不守门户之见,认为前者弊在“支离”,后者弊在“空寂”。 但又明言朱学循循有序,“中正平实,极便初学”;陆学克服了支离的陋习,“在儒者中最为儆切”。因而主张调和朱陆,取长补短。他将阳明的“良知良能”称作“灵能”,对阳明的“格物”说作了新的解释:“格物之物,为身心意知家国天下之物,即物有本末之物。”(《四库提要》)格物就是去体察究讨关系国家和民生利弊兴衰的各种事物。 他将自己的明体适用之“实学”概括为“明道存心以为体,经世宰物以为用。”(《二曲集》)确有超迈前人之处。 有《二曲集》、《四书反身录》。(杨柱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