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
【生卒】:1527—1602 【介绍】: 明代思想家。 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 嘉靖举人,晚年著书讲学。毕生反对封建正统哲学,屡遭迫害,自杀于狱中。 其学术思想,深刻揭露程朱理学的虚伪欺骗面目,指出他们讲“假言”,做“假事”,“被服儒雅,行若狗彘”。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认为《六经》、《论语》、《孟子》,不过是“史官”、“臣下”的赞美之词与门人弟子的“记忆师说”。同情农民起义,批判封建纲常名教。在自然观方面,认为“天下万物皆生于两(阴阳二气)”,否认“理”为世界本原。提出“童心说”,强调人要保持纯朴之心。 但又认为“人必有私”,“虽圣人不能无势利之心”;否认真理有客观标准,陷入相对主义。 晚年受佛教影响,认为一切皆空。文学上,反对“前、后七子”摹拟复古,主张独抒己见,对后来公安派形成很有影响,并重视小说、戏曲在文学上的地位。 其著作曾屡遭焚毁,流传下来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