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悝
【生卒】:约前455—前395 【介绍】: 中国战国前期政治家,法家的奠基人。 魏国人,曾任魏文侯的丞相,实行政治、经济改革,使魏国成为七雄之一。经济思想主要表现为对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认为“农伤则国贫”,只有搞好农业,国家才能富强,人民才能解决吃饭穿衣问题。提出“尽地力之教”的主张,核心是“治田勤谨”,即掌握农时、精耕细作、增加产量。 同时主张实行“平粜”政策,认为要控制粮价,否则谷贱伤农,破坏农人生产积极性。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李悝著作有《李子》32篇。 已亡佚。他的经济思想,今散见于《韩非子》、《史记》、《汉书》等有关篇章。 还著《法经》6篇,为秦汉法律的蓝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