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充
【生卒】:生卒年不详 【介绍】: 字弘度,江夏(今湖北省安陆)人。 少孤,善楷书。初为丞相王导椽,转记室参军,后历任剡县令、大著作郎、中书侍郎等职。 任大著作郎时,因典籍混乱,遂在西晋荀助(?-289)整理典籍的基础上,删除繁重,以类相从,分作经、史、子、诗赋四部,遂被后人沿用,中国图书目录以经、史、子、集分部,就是从李充开始的。 李充著作有《益州记》三卷(《新唐书·艺文志》二),《释庄子论》二卷(同上书,三),《尚书注》、《翰林论》三卷(同上书,四。一说《翰林论》的著者是李轨,字弘范,江夏人,东晋祠部郎中、都亭侯)。又曾撰诗、赋、表、颂等二百四十篇,今多不传。 有《李充集》十四卷(《新唐书·艺文志》四),或谓《李充集》二十二卷。《翰林论》清人辑有佚文。 李充在《翰林论》中,通过评论作家作品,阐述其“以沈思翰藻为贵”(黄侃《文心雕龙札记》)的观点。由于本书是结合具体作品评论作者,评析创作技艺,在著作体例上有开创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