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杉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杉木 学名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亦称“杉树”、“正杉”、“刺杉”、“秃杉”、“泡杉”、“杉条”等。 针叶树木材,主产于秦岭、长江流域以南至广东、广西、西南地区。外皮灰褐至红褐色,深纵裂,长条状,常常以条状或圆筒状剥离;内皮与外皮不易区分。去皮后材表平滑,树干断面圆形,心边材区分明显。边材浅黄褐色,较狭;心材浅栗褐色。 年轮明显。宽度不匀。 晚材带狭,早材至晚材渐变至略急。无正常树脂道。木射线细,径面上有射线斑纹。具髓斑。纹理直,结构细,均匀。杉木香气浓厚,木材有光泽。 材质轻软,气干密度0.39克/立方厘米,强度中等,静曲强度71牛/平方毫米,端面硬度27牛/平方毫米。容易干燥,不易发生翘曲开裂。耐腐性很强,但边材容易遭受白蚁侵蚀。易加工,切面有发毛现象。 油漆和胶著性能良好。握钉力弱。 用于建筑,为我国珍贵的建筑材;也用于电杆、桥梁、木桩、枕木、矿柱、造纸、船舶、农具、车辆、木模、家具、用具、盆桶、包装等。树皮可提制栲胶,也可做造纸原料。 因材质优良,用途广泛,凡条件适宜的地方,应广为栽培。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