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
【生卒】:1898—1948 【介绍】: 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 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1916年入北京大学预科,次年转入本科哲学系。曾加入新潮社,从事新诗创作。1920年夏自北大毕业后,执教于杭州、扬州、上海、温州等地。次年初加入文学研究会。1922年1月与俞平伯、叶圣陶等创办《诗》月刊,同年6月与俞、叶等合印诗集《雪朝》。 1923年以长诗《毁灭》闻名于时。次年出版诗文集《踪迹》。1925年起任清华学校(后改称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此后创作转向散文,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 1928年刊印第一部散文集《背影》。 1934年任《文学季刊》《太白》杂志编辑。曾为《新文学大系》编选《诗集》。 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抗日战争期间,任西南联大教授,相继写成《新诗杂话》《诗言志辨》《国文教学》等。抗战胜利后,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 1948年6月在拒领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名。同年8月12日因贫病交加逝于北平。有《朱自清文集》行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