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木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木通 中药名。 见《药性论》。别名:通草、丁翁、万年滕。 为木通科植物白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z.var.australis(Diels)Rehd.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z.、木通Akebia qutnata(Thunb.)Decne.的木质茎。 9月采收,截取茎部,刮去外皮,阴干。白木通的干燥木质茎呈圆柱形而弯曲,长30~60厘米,直径1.2~2厘米。表面灰褐色,外皮极粗糙而有许多不规则裂纹,节不明显,仅可见侧枝断痕。 质坚硬,难折断,断面显纤维性,皮部较厚,黄褐色,木部黄白色,密布细孔洞的导管,夹有灰黄色放射状花纹。中央见小形的髓。 气微弱,味苦而涩。 产四川、湖北、湖南、广西等地。三叶木通参见“八月札”条;木通参见“八月札”条。目前所用药材,主要有关木通、川木通、淮通和白术通4类,其中使用最广的关木通为马兜铃科木通马兜铃Aristolochia manshuriensis Kom.的木质茎(详见关木通条);其次为川木通,为毛茛科小木通Clematis armandi Franch.、绣球藤C.montana Buch.-Ham.等的木质茎(详见川木通条);淮通为马兜铃科大叶马兜铃Aristolochia kaempferi Willd.,淮通马兜铃A. moupinensis Franch.的木质茎(详见淮通及朱砂莲条);白木通则仅在少数地区自产自销。 而历代本草所记载的木通则为木通科木通Akebia quinata(Thunb.)Decne.目前很少见用。用水稍浸泡,闷润至透,切片,晾干。味苦,性凉,无毒。入心、小肠、膀胱经。 泻火行水,通利血脉。治小便赤涩,淋浊,水肿,胸中烦热,喉痹咽痛,遍身拘痛,妇女经闭,乳汁不通。 《神农本草经》:“主去恶虫,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内服:煎汤,3~6克;或入丸、散。 内无湿热,津亏,气弱,精滑,溲频及孕妇忌服。 同煎服(《本草经疏》)。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下6克(《圣惠方》)。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