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木贼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木贼 【概况】: 异名 节节草(《植物名实图考》),接骨草(湖南)。 基源 为木贼科木贼属植物木贼的全草。木贼属全世界约10种,中国约4种。 原植物 木贼Hippochaete hiemale(L.)Borher.(Equisetum hiemale L.),又名无心草(《山西中药志》),节骨草(《东北药物志》).笔头草(河北)。 历史 木贼始载于宋《嘉祐本草》云:“木贼出秦、陇、华、成诸郡近水地,苗长尺许,丛生,每根一杆,无花、叶,寸寸有节,色青,凌冬不凋。四月采用之”。《纲目》亦载:“丛丛直上,长者二三尺,状似凫茈苗及棕心叶,而中空有节,又似麻黄而稍壮,无枝叶。”以上所述应为本种。 形态 植株高50~100cm。地下茎横走,地上茎单一,中空,具纵棱20~30条,棱脊上有两列小突起,叶鞘基部和鞘齿各具一黑色圈,鞘齿顶部早落,鞘片背面有两条棱脊并形成浅沟。孢子囊穗黄褐色,生于茎顶,具小尖头;孢子叶盾状六棱形,中央具柄,周围轮列椭圆形孢子囊。孢子同型。孢子期6~8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116页.图231)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650~2950m山坡湿地或疏林下。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及河南、湖北、湖南。北美西部经日本、朝鲜、原苏联至欧洲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 夏、秋季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按粗细扎成小捆,阴干或晒干。 药材主产东北、陕西、湖北等地。 鉴别 性状 全草长管状,不分枝,长40~60cm,直径2~7mm;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有18~30条纵棱,棱上有多数细小光亮的疣状突起,节明显,节间长2.5~9cm,节上著生筒状鳞叶,叶鞘基部和鞘齿黑棕色,中部淡棕黄色。 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周边有多数圆形的小空腔。 气微,味甘淡、微涩,嚼之有沙粒感。以茎粗长,色绿、质厚、不脱节者为佳。 显微 茎横切面:呈多角形。表皮细胞一列,外壁角质化,沟内有两列凹陷的气孔,保卫细胞特殊(表面观呈长半圆形),表面有放射状纹理。表皮内方为皮层厚壁组织,呈楔形伸入皮层薄壁组织中,每棱间有一空腔;内皮层有内外两列,外列呈波状环形,内列呈圆环,均可见凯氏点。 维管束外韧式,排列在两列环状内皮层之间,位于外列内皮层波状凸起内,与棱角相对。髓薄壁细胞扁缩,中央为髓腔。(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图187-188)。 粉末:灰绿色,气微,味甘、微苦。 ❶ 茎表皮表面观细胞呈长方形或长条形,直径20~34μm,垂周壁厚约12μm,深波状弯曲,胞腔内含黄棕色色素颗粒,表面常有裂隙;纵断面观呈扁长方形,有的(棱脊处)外壁凸出,并有类圆形硅质突起;深陷气孔纵行排列,类圆形或长椭圆形,直径75~85μm,长75~108μm,保卫细胞内壁具多数横向平行的条状增厚。 (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345) 理化 取样品粉末10g,置沙氏提取器中,加甲醇70ml,回流提取4小时,回收甲醇至少量,点于硅胶G板上,以正丁醇-乙酸-水(4∶1∶5)上层液为展开剂,展距15cm,喷以2%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 (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370) 加工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根,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含同荆碱(Palustrine)、二甲砜(Dimethyl sulqone)、胸腺嘧啶(Thymine)、阿魏酸、少量的咖啡酸、香草醛、对-羟基苯甲醛。 还含磷酸盐和多量的二氧化硅、硅酸盐、皂甙、树脂双葡萄糖、果糖[1]。 本属植物都含黄酮甙.木贼中含山柰酚-3.7-又葡萄糖甙(Kaemfqerol-3.J-diglucoside)、山柰酚-3-双葡萄糖-7-葡萄糖甙(Kaempferol-3-diglucoside-7-glucoside)、山柰酚-3-葡萄糖-7-双葡萄糖甙(Kaempferol-3-glucoside-7-diglucoside)、草棉素-3-双葡萄糖-8-葡萄糖甙[Herbacetin-3β-D-(2-O-β-D-glucopyranoside glucopyranoside)-8-β-D-glucopyranoside]、棉花皮素-3-双葡萄糖-8-葡萄糖甙[Gossypetin3β-D-(2-O-β-D-glucopyranosido-glucopyranoside)-8-β-D-glucopyranoside][2]。 参考文献 [1]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356 [2]中药通报 1985;10(3)∶99 。【药理】: 阿魏酸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双释放的作用[1];余见“川芎”条。 香草醛对实验性癫痫有效[2];在动物实验中并有镇静,抗惊厥作用,其LD50(mg/kg),小鼠ip为946[3],大鼠ig为3000[4]。临床上治癫痫小发作及大发作均有效[5]。 参考文献 [1]药学学报 1980;15(6)∶321 [2]中华医学杂志 1958∶44(6)∶582 [3]中草药通讯 l974;(5)∶33 ]4]The Mcrck Index.9ed.Merck & Co,1976∶9591 [5]药学通报 1983;11(1)∶29 。【药性】:性味 甘、苦,平。 ❶ 《嘉祐本草》:“甘,微苦。” 归经 肺、肝、胆经。 ❶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经。” 功效 疏风散热,退翳止血。 主治 目生云翳,迎风流泪,肠风下血,血痢,脱肛,疟疾,喉痛,痈肿。 ❶ 《嘉祐本草》:“主目疾,退翳膜。又消积块,益肝胆,明目,疗肠风,止痢及妇人月水不断。”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 使用注意 气血虚者慎服。 ❶ 《本草经疏》:“目疾由于怒气及暑热伤血、暴赤肿痛者,非其所任。” 配伍应用 ❶ 配生姜、葱白,治风寒湿邪表证无汗者。 ❷ 配苍术、槟榔,治疟疾湿盛气壮者。 ❹ 配杭菊花、山栀,治风火目赤肿痛。 ❺ 配苍术,治目昏多泪。 ❻ 配决明子、蝉衣,治目生翳障。 ❿ 配禹余粮、当归,治妇女血崩、赤白带下。 ⑾配川芎、金银花,治胎动不安。 方选和验方 ❶ 木贼散(《太平圣惠方》)治妇人月水不断:木贼草、赤芍药各30g,柏叶、神曲各15g,荷叶0.3g。研为散,每服6g,当归酒调下。 ❷ 木贼散(《仁斋直指方》)治肠风下血:木贼(去节,炒)30g,木馒(炒)、枳壳(制)、槐角(炒)、茯苓、荆芥各15g。上为末,每服6g,浓煎枣汤调下。 ❸ 木贼煎(《新方八阵》)治疟疾痰气盛:半夏、青皮各15g,木贼、厚朴各9g,苍术、槟榔各3g。陈酒煎,露1宿,于发病前2小时温服。 ❹ 《中药大辞典》:“治外伤出血,消化道出血,妇科出血及其它出血:木贼50%,黄柏20%。益母草20%,五倍子10%。分别研末,过120目筛,混匀。外用:将药粉撒布创面,用纱布压迫。 内服:每次2g,每4~6小时i次。 ” 单方应用 ❶ 《方脉正宗》:“治目障昏矇多泪:木贼草(去节)30g,为末,和羊肝捣为丸,早晚食后各服6g,白汤下。” ” (备注:此方在民间用治积块,如用量过多,能导致血尿。)” ” 【医药家论述】: ❶ 李时珍《纲目》:“木贼气温,味微甘苦,中空而轻,阳中之阴,升也,浮也。与麻黄同形同性,故亦能发汗解肌,升散火郁风湿,治眼目诸血疾也。” 其治喉痹、血痢、泻血、血痔、血崩、月事淋漓、疝气等证,固皆气滞血瘀,肝郁不疏为病,疏泄窒滞,升散郁热,兼以伐肝火之横,而顺其条达之性,木贼之用,尽于此矣。要知克削之力甚强,即治下血、血痢、血崩、血痔诸症,皆惟有余之体为宜,苟其气虚,皆当审慎。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