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朝鲜实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朝鲜实学 实学是以实事求是为学风,运用实际证明的方法,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经济、社会等问题的一种学说。 实学在朝鲜17世纪后半期产生,18世纪得到很大发展。当时的朝鲜社会,商品经济开始萌芽,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西方科学技术传入,导致朱子学统治地位的动摇,逐渐形成实学思想。 实学思想的先驱者是李晬光(1563-1628年),建立实学思想体系的学者是柳馨远(1672-1673年),实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是丁若镛(1762-1836年)。 实学思想的发展,可分为启蒙期和开化期。 从所侧重研究的内容,可分为实学启蒙派(李晬光)、经世致用派(李瀷、丁若镛)、利用厚生派(洪大容、朴趾源、朴齐家)、实事求是派(金正喜)。 实学思想的特点:1.反对朱子学的倾向。 其中,有的主张回复原始儒学,如朴世堂、李瀷、丁若镛;有的强调汉代的实事求是,如金正喜;有的赞扬阳明学,如洪大容。2.注重实用学问的研究。 “经世致用”、“利用厚生”、“实事求是”的共同点是重视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问题和近代科学技术。3.政治上主张改革。李晬光主张改变锁国政策,李瀷认为“法久必革”,柳馨远提出全面系统的改革方案。实学家们虽然有程度不同,但都反对封建贵族统治,主张田制改革,实现富国强兵。 4.哲学上多数倾向主气论。一般来说,实学家们对“四端”、“七情”等抽象人性问题不感兴趣,不做专门研究。对于朝鲜哲学史上长期争论的理气关系问题,多数倾向于主气论,这种倾向越到后期越是明显。如洪大容、朴趾源、丁若镛都是主气论者。 尤其是崔汉绮,从实学的主气论出发,发展成为朝鲜唯物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 实学思想在朝鲜历史上起了反封建的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朝鲜社会历史的发展。 实学思想的发展,对哲学、历史、文学、语言学等领域都给予了深刻影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