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 朝日 旭日
朝阳zhāoyáng 朝日zhāorì 旭日xùrì 名词。 指刚升起的太阳。 “朝阳”较为常用,多用于白话语句,可出现在“的”“著”之后。例如:“初升的朝阳把金色的光辉,洒满了整个雪原”(郑加真:《江畔朝阳》);“翠绿的针叶映著朝阳”(《上海文艺》,1978,1);“坑道口上那株繁花满枝的杜鹃,迎著朝阳亭亭玉立”(和谷岩:《枫》)。 “朝日”书面语色彩比“朝阳”浓,是文言词,用于书面语特征较明显的语境。 例如:“却见东边海际,朝日已升起半轮”;“那跳跃的光柱又向前移动了,带著一种肃穆的欢悦,向上飞似的拥出了一轮朝日”(刘白羽:《日出》)。 “旭日”突出初升的太阳所带的光芒(因为“旭”原表示“初出的阳光”);是文言词,书面语色彩比“朝日”更浓些,更须用于书面语,常须有其他文言词的配合。 例如:“旭日冉冉升起在群山之巅”;“喷薄的旭日,清亮的山泉,闹春的百花”(《散文》,19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