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朝三暮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朝三暮四 原比喻聪明人善于使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理。 语本《庄子·齐物论》“狙(jū)公赋芧(xù),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 ’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嘉怒为用,亦因是也”。(狙:猕猴。 狙公:养猕猴的人。赋:给。 芧:橡子,作猴的食物。 悦:喜欢。)后用以比喻反复无常。《全元散曲·乔吉〈冬日写怀〉》:“朝三暮四,昨非今是,痴儿不解荣枯事。”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一节:“迎新送旧,如老妓之款情郎,朝三暮四,如畜犬之依豢主。”鲁迅《灯下漫笔》:“而且这规则是不象现在那样朝三暮四的。” 也作❶ 【暮四朝三】。 宋·杨万里《有叹》:“饱喜饥嗔笑杀侬,凤凰未可笑狙公,尽逃暮四朝三外,犹在桐花竹实中。”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一篇引乐史《绿珠传》:“至有享厚禄,盗高位,亡仁义之性,怀反复之情,暮四朝三,唯利是务,节操反不如一妇人,岂不愧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