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
病类名。 见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妇人方下·月经不调第四》“治月经不调,或月头,或月后,或如豆汁,腰痛如折,两脚痛,胞中风寒。”指以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经质发生异常的疾病。 其中以周期改变为主的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以经期改变为主的有经期延长。 以经量改变为主的月经过少、月经过多。以经色改变为主的有经来色淡、经来色紫、经来如黄泥水。 以经质改变为主的有经来成块、经来如牛膜片等。本病病因复杂,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逸,跌打损伤等皆可致病。其证候表现或寒或热,或虚或实,皆须视证而定。月经不调属月经病范畴。《金匮要略》称经候不匀,《脉经》称月使不调,《诸病源候论》称月水不调,《圣济总录》称经水不调、月经不匀、经血不定、经脉不调、经候不调,《景岳全书》称经乱,《傅青主女科》称经水先后无定期。《女科要略》称失信等。 详见诸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