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
【生卒】:155—220 【介绍】: 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 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少时机警,有权术,任侠放荡,不治行业。 年20,举孝廉为郎,授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黄巾起义爆发,任骑都尉,参加镇压黄巾军,迁为济南相。 旋占据兖州,诱降青州黄巾军之一部,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于许都(今河南许昌东),兴办屯田,整训部伍,挟天子以令诸侯。 十三年,进位丞相。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197-211),先后击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集团,征服乌桓贵族,统一北方。赤壁战败后,他注重任人唯才,抑制豪强,加强集权,使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二十一年,受封为魏王。他精通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今存20余首,较完整的散文40余篇,皆为后世传诵。 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著作被辑为《魏武帝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