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商数
简称智商(IQ)。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特曼(L.M.Terman)在1916年修订而成的“斯坦福-比纳量表”(Stanford-Binet Scale)中,首次提出的一种评价智力高低的标准,即:  IQ值越高,智力状况就越好,这种智商表示法即为传统的比率智商(Ratio IQ)。这种比率智商虽然简单明了,易于普及,但准确性相对较低。目前使用的智商计算方法为离差智商(Deviation IQ),即根据人群智能状况常态分配的现象,将某一具体测得的分数换算为标准分数,然后在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6的常态分配中去确定其具体位置。 无论通过何种方法测验智商,其得出的分值均为参考值,须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特别是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由于被鉴定人的特殊处境,其主观心态极易受自身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干扰心理测验的结果。故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鉴定结论不能盲从于智能测验。 |